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大连池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黑河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2021年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9月14日
黑河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办规〔2020〕14号),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质量为本、安全至上、自然和谐、绿色发展”原则,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农业强市建设和实现黑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2年,基本建立责权清晰、建养并重、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形成财政投入明确、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格局。农村公路“路长制”全面建成,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明显提高,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明显提升,交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农民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中等及以上农村公路占比不低于75%。
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基本实现城乡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根本性好转,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全面完善。
三、主要任务
(一)明晰职责,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
1.加强政策支持和指导监督。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建立完善考评体系,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督促各地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市交通运输局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监督指导,建立信用评价考核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各地政府的监督考核,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要加强对养护单位行业规范及养护实效的考评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市财政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落实市级资金统筹,研究安排市级以奖代补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审计局、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市林草局、市水务局等有关单位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引导、支持和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发展。(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审计局、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市林草局、市水务局)
2.各地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各地政府要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制,明确有关单位和乡级政府的管理养护权力和责任清单,实行农村公路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绩效管理,指导监督有关单位和乡级政府履职尽责。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建立“总路长+三级路长”责任体系。由各地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路长,各地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为县、乡、村三级路长,负责相应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县(市、区)、乡(镇)政府明确相应机构承担路长制运行的日常工作,建立“精干高效、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组织管理体系。按照“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要求,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加大履职能力建设和管理养护投入力度。通过将管理养护纳入公益岗位等方式,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大连池管委会(以下简称“各地政府”))
3.发挥好乡村两级作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乡(镇)政府在各地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组织好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确定专职工作人员,推进乡(镇)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建设。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原则,采取一事一议、以工代赈等办法组织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吸纳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农村公路相关工作。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力量自主筹资筹劳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责任单位:各地政府)
(二)加大投入,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
1.落实省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资金投入力度。各地政府要严格执行省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资金的补助政策,确保省补助资金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并根据养护实际需要足额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资金。市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全市农村公路发展目标,按照省补助标准的10%以内,通过考核评价,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和各地政府)
2.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足额落实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各地政府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要确保财政支出责任落实到位,将相关税收返还用于农村公路养护。2021年起,按照省规定的比例标准,县级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投入不低于以下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6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800元。县级公共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资金要建立与农村公路里程、养护成本变化等因素相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市政府对各地政府落实支出责任存在的收支缺口,根据不同时期农村公路发展目标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和各地政府)
3.强化养护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县级财政、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要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按有关规定对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严禁以“建养一体化”名义新增隐性债务,严控债务风险。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将村道养护资金使用和养护质量等情况纳入监督范围。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责任单位:各地政府)
4.创新农村公路发展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资金补助、先养后补、以奖代补、无偿提供料场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养护,将农村公路发展纳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支持范围。鼓励保险资金通过购买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方式依法依规参与农村公路发展,探索开展农村公路灾毁保险。鼓励将农村公路建设和一定时期的养护进行捆绑招标,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实行一体化开发,运营收益用于农村公路养护。(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和各地政府)
(三)统筹推进,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1.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将群众满意度和受益程度、养护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作为衡量标准,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大中修等专业性工程,逐步通过市场化运作交由专业化队伍承担;日常保养、绿化等非专业项目,鼓励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模式,吸收沿线群众参与,逐步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整合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引导符合市场属性的公路事业单位转制为现代企业,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公路养护权。鼓励将干线公路建设养护与农村公路捆绑招标,支持养护企业跨区域参与市场竞争。通过签订长期养护合同、招投标约定等方式,引导专业养护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和各地政府)
2.加强农村公路安全和信用管理。各地政府要保障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投资,做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组织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单位参加农村公路竣(交)工验收。已建成但未配套安全设施的农村公路要逐步完善,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监管,着力建设以质量和安全为核心的信用评价机制,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并将信用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省信用评价系统,依法向社会公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和各地政府)
3.加强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完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体系,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建立日常监管巡察制度及协调配合机制。严厉打击超限超载、非法侵占、破坏农村公路设施等违法行为。加强宣传引导,将爱路护路要求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发挥群众力量参与路产路权保护。(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和各地政府)
4.推动农村公路转型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坚持融合发展,推进农村公路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林区转型发展等多元融合,积极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坚持智慧发展,推动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效能和养护水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各地政府)
5.推进林区、垦区农村公路管养职责移交。按照黑政办规〔2020〕14号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垦森工系统普通公路养护职责移交工作方案》(黑交发〔2020〕217号)有关要求,有序做好管养职责移交工作。(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和各地政府,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龙江森工集团沾河林业局、龙江森工集团通北林业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审计局、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水务局、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大连池管委会为成员单位的黑河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进落实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落地见效。各地政府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出台本地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目标任务落地的时间表、路线图、权责清单、考核问责等内容,做好具体改革政策措施的推进落实工作。(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地政府)
(二)加强督导考核。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要建立对各地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挂钩。(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和各地政府)
(三)加强宣传引导。紧紧围绕改革重点任务,准确解读改革政策举措,大力宣传改革的新进展、新成效和先进典型、典型经验,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监督改革的积极性,为改革顺利推进营造浓厚氛围,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和各地政府)